笔趣阁 - 都市小说 - 带着空间胎穿六零在线阅读 - 第293章 宣传队离不开我

第293章 宣传队离不开我

    知青们也兴高采烈的站在队伍之中,他们没有背篓和竹筐,把自己的脸盆都拿了过来,准备装鱼用。

    知青们领完了鱼,又到大队部的菜窖里领了一些萝卜白菜,然后去代销点采购了一些调料,满心欢喜的回到了牛棚。

    “刁磊同志,你们和我们一起吃,还是自己单独吃?”

    李长青问道。

    “我们自己单独吃,把我们的十斤鱼分给我们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刁磊努力的维持着表情不至于崩掉。

    “好,现在大队部已经分完鱼了,我去到大队部借一杆秤,你们有谁会看秤吗?”

    李长青问道。

    “我会看秤,我妈在供销社上班,受我妈的影响,我从小就认识秤,就是不知道刁磊同志是否信得过我。”

    胡胜利说道。

    “胜利同志说笑了,我当然信得过你。”

    刁磊勉强的笑了笑。

    刁磊今天的心情很糟糕,大队长在鱼塘旁边拒绝了自己,李长青却成功的要到了鱼,让刁磊折了面子。

    刚才分鱼的时候,大队长和李长青谈笑风生的画面,知青们对大队长的感激,还有对李长青的崇拜,都深深的刺痛了刁磊的心。

    很快,李长春就从大队部借来了秤,大队干部们都被大队长交代过,自然没有人为难李长春。

    胡胜利称了足足十斤鱼给刁磊他们,刁磊他们四个看看自己分的鱼,又看了看李长青他们剩的三十斤鱼,份量上应该没什么错。

    刺头四人组拿着自己分的十斤鱼,不知该如何下手,只好用求助的目光看向苏红。

    苏红叹了口气,从孙振华手里接过鱼开始收拾。

    去鳞,开膛,去内脏。

    四个养尊处优的刺头四人组完全帮不上一点忙,苏红独自忙活到太阳落山,才算是把鱼都给收拾好。

    “今天咱们先少做点,剩下的留着过年吃,怎么样?”

    苏红洗干净手上的血污,征求刁磊四人的意见。

    “行,伙食安排你可以完全做主,你做什么我们就吃什么。”

    搭伙的一个多月,苏红的手艺完全征服了他们四个的味蕾。

    “咱们今天吃两斤,剩下的八斤鱼想要留到过年吃,需要简单的处理一下。

    最好是做成腊鱼,方便存放。

    我在这里做晚饭,你们现在去代销点买点大料和一斤散白吧。”

    苏红吩咐道。

    “行,还是苏红同志想的周到,我去买吧,今天吃鱼,是要好好喝点,不然白瞎这么好的菜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李闯就准备出门。

    “李闯同志,我要一斤散白是用来制作腊鱼的,你们要是想喝的话就多买一点。”

    苏红赶紧出声说道。

    “腌制腊鱼需要用白酒吗?不是抹盐晾晒就可以了吗?”

    孙振华好奇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直接抹盐的话,鱼rou里的血水和细菌会让腊鱼又腥又臭,很不好吃。

    抹盐之前用白酒清洗一下,会起到去腥杀菌的作用,这样腊鱼才不会变质。”

    苏红解释道。

    “行,那我就多买一斤白酒,你是这方面的专家,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。”

    “我跟你一起去吧,顺便看看代销点有没有什么配菜,今天晚上趁着酒和鱼,咱们好好吃一顿。”

    说完李闯和刁磊就出了牛棚。

    孙振华嘴唇动了动,终究没好意思出声阻拦。

    孙振华家里的条件要比其他三位差上不少,在一起搭伙一个多月,孙振华感觉有些顶不住了。

    只是孙振华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性格,明明已经快顶不住了,却一直不好意思说出口。

    上个月底,孙振华往家里拍电报,要求父母寄些钱票过来。

    跟着汇款单一起过来的,还有父母的回信,嘱咐孙振华尽量节省一些,家里也不宽裕。

    晚上,包括牛棚里的知青,家家户户都飘出了浓郁的香味。

    有红烧的,有清蒸的,有炖的,有炸的,有喝鱼汤的,各家有各家的吃法,全凭个人喜好。

    以前生活条件不好的时候,要么干脆不放油,放油也是用小刷子蘸上油在锅里蹭一下,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。

    日子好过了,吃东西也可以随自己的心意了,再也不用考虑费油费料的问题了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,老周家的伙食依然是最突出的。

    分的鱼刚拿回来,周宇就把这些小鱼重新放回空间的小河里养着,又从空间里捞出了几条肥美的大鱼。

    酸菜鱼,水煮鱼,清蒸鱼,红烧鱼,糖醋鱼,生鱼片,剁椒鱼头,鱼头豆腐汤,这些常见的家常做法,统统安排上。

    虽然周宇的厨艺一般,但是前世也是吃过见过的人。

    萧紫嫣和两个嫂子,在周宇的指挥下,这几年的厨艺有了很大的长进。

    晚上一顿全鱼宴,吃得一家老少无比满足,空间里长大的鱼,既鲜美又有营养。

    腊月二十三,小年,三兄弟坐第一趟班车回了家。

    原本三兄弟还想着下午带福宝去山上转一圈,给生产队抓几头野猪回来,没想到二叔专门来了一趟。

    “大奎,你们兄弟三个别上山打猎了,在家里好好陪陪孩子吧。”

    周满囤说道。

    “二叔,我们还是去山上转一圈吧。

    由俭入奢易,由奢返俭难。

    这几年有我们兄弟三个山上打猎,社员们分的rou都很多。

    如果今年分的少了,社员们的rou该不够吃了。”

    周三江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这几年由于各种原因,社员们对老周家很是尊重拥护,三兄弟也不介意让大家得一些实惠。

    “你忘了咱们红旗大队现在有全县最大的养殖厂了?

    猪出栏的时候我留了足足十头,还在养殖厂里养着呢,都是最大的,每头都不下三百斤。

    明天我准备把十头大肥猪都杀了,社员们辛苦一年了,明天给大家多分些rou,让大家好好过个肥年。”

    周满囤豪气干云的说道。

    生产队的物资越来越丰富,身为大队长的周满囤说话也越来越有底气。

    “那敢情好,以后我们也不用惦记这个事了。

    昨天下了班才放假,今天一早天不亮我们三个就往家里赶。

    生怕耽误了生产队杀年猪。”

    周二柱放下身上的背篓,重新瘫坐在椅子上。

    一家人围着炉火,磕着瓜子闲聊,可比上山喝冷风舒服多了。

    “二柱,别在家里坐着了,昨天宣传队的队长都问你什么时候回来,等着你排练节目呢。”

    张招娣拿着花手绢和毛茸茸的扇子,来到周二柱身边说道。

    “我就知道宣传队离不开我这个文艺骨干,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啊!

    二叔,您在这跟我爹娘说话吧,我要去排练了。”

    周二柱麻利的从椅子上站起身来,跟着张招娣就往外走。偏爱年代文的带着空间胎穿六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