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大隋天可汗在线阅读 - 第006章 不爱红装爱武装

第006章 不爱红装爱武装

    李世民与李三娘对视了一眼。

    “秦将军严重了。将军得陛下赏识,升虎贲郎将,又随侍驾前,得蒙陛下赐宅,新府开辟,正是可喜可贺之日!”

    李二笑着道:“区区贺礼,不足挂齿。只往将军能经常到府上多走动走动!”

    “应该的,应该的。”

    秦牧倒是没有拒绝。

    这李世民,秦牧是知道的。

    只不过,对于李世民身边的这个名为“李三娘”的女子,秦牧倒是挺陌生的!

    能跟着李二出来抛头露面的女子,显然不可能是籍籍无名的小人物。

    李三娘,李三娘……等等!

    秦牧忽而想起来,李渊的儿女当中,排行第三的女儿,不正是彪炳史册,大名鼎鼎的李秀宁吗?

    平阳公主李秀宁,堪称是为巾帼英雄!

    要知道,历史上的李秀宁才识胆略过人,早年嫁给千牛备身柴绍。

    大业末年,李秀宁为了策应晋阳起兵,聚拢关中豪杰,发动司竹起兵,统领娘子军建功立业,挑选精兵与李世民会师于渭河北岸,共同攻破长安。

    在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,李秀宁功不可没,以至于成为唐朝第一位死后赐予谥号的公主,也是史上唯一一个采用军礼殡葬的女子。

    真正的生荣死哀!

    倒是一个奇女子!

    对于李渊所抛出的橄榄枝,秦牧仍旧是若即若离的。

    既没有答应,也没有去明确拒绝。

    对比其他世家门阀,李渊的诚意是足够的。

    至少,李渊还派了李世民亲自登门拜访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唐国公府。

    告别秦牧后,李世民便回到家中,跟父亲李渊交付差事。

    书房中,李世民将自己与秦牧交谈的经过都悉数告诉李渊。

    “哼,真是一个滑头!”

    李渊颇为不喜。

    自己一个堂堂国公,出身世家门阀的大人物,这般纡尊降贵的派出自己的儿子去拉拢秦牧。

    可是秦牧这么一个生于升斗小民之家的破落户,居然敢拿捏自己?

    “父亲,不知道你打算怎么对待秦牧?”

    闻言,李渊暗自思衬了一下,便道:“先不管他。这秦牧虽被陛下所赏识,骁勇善战,但是他的出身一般,若无我们这种世家的扶持,始终难成大器!”

    “等着吧。总有一天,秦牧会自己找上门来的。”

    李渊有这个自信!

    皇帝的赏识固然重要,但是,谁能担保秦牧就一定能保证圣宠不衰?

    若是有一天,秦牧被皇帝杨广遗忘了,被当做弃子,就将永无出头之日。

    百年的王朝,千年的世家!

    这句话可不是随口说的。

    李世民颇为迟疑,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“世民,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?”

    李渊眉头一皱。

    “父亲,有件事情,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。”

    “但说无妨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深深地吸了口气,说道:“父亲,依我看,这秦牧并非是池中之物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,我与秦牧一番交谈,发觉他虽出自平民百姓之家,但是谈吐不凡,胸中自有丘壑!”

    “在没见到他之前,我只以为此人不过是赳赳武夫。但是,在见到秦牧本人之后,儿子的看法却是大为改观的!”

    “当真?”

    李渊亦是十分的诧异。

    能得到李世民这般称赞的人,实在少有!

    李世民垂首道:“不敢欺瞒父亲。父亲,若是给予秦牧一个良机,他日后的成就必将不可限量!而且,依我看,秦牧对三姐似乎有点意思……”

    “哼!”

    李渊哼了一声,很是不爽。

    李渊是那种颇为看重家世的人,跟所有世家门阀的话事人一般,李渊认为,儿女之间的婚事,应当讲究的是门当户对。

    他李渊的女儿,即便嫁给的不是皇子龙孙,不是五姓七望之一的子弟,至少也应该是某一显赫的世家门阀!

    更何况,这李秀宁,可是李渊最为看重的女儿。

    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联姻筹码……

    “世民,你怎么看?”

    “父亲,依我之见,可以让三姐跟秦牧接触一下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硬着头皮道:“秦牧现如今圣宠正盛,且年少有为,假以时日,封侯拜将,成就一番不世之功不在话下。”

    “正所谓,锦上添花易,雪中送炭难!”

    “秦牧缺少家世,咱们就给他家世。秦牧缺少人脉,咱们就给他人脉!”

    “日后秦牧若是功成名就,一定不会忘记咱们李家的恩德的。此所谓之‘奇货可居’啊!”

    李渊颇为诧异的看了李世民一眼,摇摇头道:“没想到,你还真是高看秦牧。也罢!”

    “让三娘先跟秦牧接触一下吧。三娘不喜文弱书生,好舞枪弄棒!秦牧此人,应该是三娘的理想配偶。”

    做一笔前期投资,李渊还是能接受的。

    就跟李世民说的那样,锦上添花容易,雪中送炭很难!

    秦牧是一支不可多得的潜力股,相信一定能对李渊自己的功业有所帮助的。

    李渊敏锐的感觉到,繁华之下的大隋,已经岌岌可危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