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其他小说 - 史上最强投机在线阅读 - 第32章 花园洋房藏宝

第32章 花园洋房藏宝

    陆航在图书馆查询的各地方性报纸讯息,1988年,在全国61个大中型城市开放了国库券交易。

    在这个没有互联网及通讯不发达的时代,由于消息的闭塞及各地情况的不同,中西部城市兑换价格更低,利润空间更大。

    陆航所要选取的中西部城市,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。

    一,利益最大化。

    二,城市足够大,相应的资源供给就多,这里的资源特指国库券。

    三,交通足够便利,通达魔都的铁路班次足够多,便于来回捣腾。

    综合考虑下来,陆航选取了汉口这座大城市,作为下一步攻略的重点目标。

    汉口距离魔都817km,铁路班次密集,乘坐铁路快车需要15个小时,这已经是最快的了。

    这年头买铁路票是个大难题,别说软卧了,就连硬卧都非常难买的到,而且只能在魔都买到汉口的火车票,到了汉口再买返回魔都的火车票。

    想要提前预约,呵呵……真的想多了。

    陆航正在思考间,门口已经传来大卡车的轰鸣声,视线转过去一看,陆航登时乐了。

    一台东风牌卡车载着十几名工人,还有堆得满满当当的施工机械开到门口,方经理风风火火的从驾驶室里出来,吆喝着工人们赶紧卸货。

    “方经理,你这真是行动派呀!”陆航忍不住赞了一句。

    正在忙碌的方守富大步走了过来,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绩,很有气魄的说道:

    “我老方做事一个唾沫一个钉,答应下来的事情无论如何都要完成。

    这些工人来了先划线,把工作灯拉起来,咱们连夜开挖,争取两天把地下室的基坑挖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那……人手够吗?”

    “你说他们啊!哈哈哈哈……货车太小了坐不下,我们的大部队在后面呢,你就放宽心吧。”

    俩人正说着呢,后面一大帮骑着自行车带着铁锹,柳编筐的工人们赶来了,比汽车慢不了多少。

    人多力量大,一声令下,工人就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。

    沿着石灰撒下的基线,数十名工人铁锹飞舞,一个多小时以后,基坑的大致形状就出来了。

    此时,已经到了黄昏时分,四周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。

    趁着这个时间,陆航到左邻右舍拜访了一圈。

    左边的1001没有人,右边的1003和1004主家倒是蛮热情,对1002修缮房屋表示支持,有一些建筑噪音问题也不大。

    毕竟这里一家与另外一家相隔颇远,加上纯人力的工人用铁锹挖,只要不是刻意的喧哗,影响确实不大。

    陆航礼数上做的到位,这些邻居们感觉受到了尊重,表现的也宽容大方起来。

    “陆先生,您赶紧过来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事?”

    “工人施工中挖到了几个坛子,密封的很好,我制止了他们打开的行为,这是在你家里面挖出来的东西,这事儿要等你回来处理。”

    “哦,去瞧瞧。”

    会同了方经理等几个负责人,陆航回到了施工现场,三个泥迹斑驳的大坛子,已经被挪到了屋中。

    在光线昏暗的灯下,三个结实的陶瓷坛子中带着岁月印记的藏宝,吸引了众多工人在外面窃窃私语,张头向里面望着。

    在这娱乐匮乏的年代,街头巷尾丁点大的屁事儿就能传出很远,这种挖出藏宝地劲爆消息,不啻于一场大戏。

    能够传播得足够久远,并增添一道神秘气息。

    陆航左右看看,包括方经理在内的众人眼光中,不透露着炙热的八卦气息。

    看着情景,想瞒是必定瞒不了了,不如索性公开出来给大家看。

    “打开一个坛子,看看里面有什么?”

    “好嘞!”

    这种事儿用不着吩咐,立马有几位身强力壮的工人上前,将一个陶瓷坛子封口打开,露出里面暗藏的财富。

    “哇,这么多袁大头,怕不得有好几千个吧。”

    密封的坛口打开,从里面传来一股年代久远的金属尘封的味道,密密麻麻堆积着颜色暗沉的圆形钱币。

    陆航伸手取出了几枚,果然是袁大头银洋,这种有膝盖高的凸肚陶瓷坛,一坛真能装上千枚。

    这玩意儿在古旧市场是少不了的,根据品相不同价格也有高低,按照现在的市价大概七到八块钱一枚,最好的也就是十块钱。

    看来,应该是这座老宅的前主人,应对战乱和社会动荡,提前埋下的家财藏宝。

    至于为什么后来没取出,也没有告知后人,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就不可考了。

    “把光洋都倒出来数一数,看有多少?”陆航一声令下,众人立马行动了起来,“哗啦”一下把光洋全都倒在地上,一五一十地数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陆先生,这一坛光洋一共有整整1千枚,品相都还是不错的。”

    “嗯,这样吧。”

    在几十个工人虎视眈眈中,这种情况下独吞是不可能的,一旦引发哄抢就糟糕了。

    陆航考虑了下,对方经理说道:“既然发现了这处藏宝,大家也都出了不少力,那么就见者有份,每个人拿6块光洋回去,不算是什么奖励,更不是什么值钱玩意,就是留给各位盘着玩儿,你们几个领头的每人拿十块,剩下的还给我放坛子里,估计是大差不离的东西,连同这两个坛子一起搬到三楼卧室。”

    这年头,光洋也不算什么值钱玩意儿,旧货市场有的是,若珠玉财宝就另当一说。

    陆航也不想继续开剩下的两个坛子,万一开出值钱的东西,场面有可能迅速失控。

    方经理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,也晓得其中厉害,区区几枚光洋不会让他失了分寸,立马安排人照陆航说的做,给喜滋滋的工人们每人发了五块光洋。

    这么一来,坛子里的光洋还剩下770块,重新封好以后,连同其他两个坛子搬到三楼。

    在方经理催促下,工人们继续在灯光下奋力干活。

    陆航一个人来到三楼,反手关上了房门,看着面前摆着的三个黑黝黝的陶瓷坛,目光游疑不定。

    从一千枚光洋来看,几乎可以肯定民国时期的事,必定是原房主的祖父埋藏的家财。

    能够住在静安寺花园别墅的商界大佬,用脚趾头都能想到,肯定不止这一点资产。

    是否能够验证这个猜想,只有开坛以后才能知道。

    说做就做,陆航动手开启这尘封数十年的秘密。

    片刻之后

    在一片金光玉色之中,陆航神色显得有些呆滞,显然是被震撼到了。

    这埋藏的三坛财宝,一坛光洋,一坛藏有55根金条加上各种金银器皿,首饰。

    还有一坛装的是玉石把玩件,鼻烟壶,玉板指,翡翠饰件,珠串,玉雕之类的大小玉器,总价值不可估量。

    幸亏刚刚开的是装满了光洋的这一坛,否则,当巨大的财富暴露于众,天王老子也制止不住sao乱中的哄抢。

    这种事儿可是有先例的,一座晚清的老宅子淘出两坛子金元宝,当时情况就失控了。

    连同后来围观的群众全部参与争抢打斗,伤了20多个人,一个倒霉蛋被揪把子干到脑袋上,当场就了账。

    陆航暗自庆幸,伸手一挥将玉器和金银器全部收了起来,只剩下大半坛光洋留在原处。

    略一细想,陆航便为这三坛财物分配了去处。

    花园洋房的藏宝传出之后,刚出手不久的原房主肯定要来闹的,因为这是她祖上的藏宝,歪理也能站得住脚,若不想多费口舌,这770块光洋就算是封口费了。

    金银首饰暂时不管它,这55块金条还是要兑换的,最好是换成现金。

    按照民国旧制,一斤16两,一根小黄鱼差不多31.2克。

    这些金条全都是十两(旧制)一个的大黄鱼,约为312克,差不多一盎司重。

    这一根大黄鱼,民国时期可以在燕京城,买下一座位置不错的小四合院。

    八根大黄鱼,可以买下脚下的这处别墅洋房。

    以坛子里足足有55根大黄鱼,彰显出原房东祖上豪阔的身家。

    在社会秩序动荡的民国时期,没有强硬的武力傍身,遭遇意外是大概率的事情。

    有可能正是因此,原房主才做了埋藏家财的举动,想要给自己和家人留一条后路。

    未曾想,这全都便宜了陆航。

    乱世黄金,盛世古玩。

    如今的黄金价格很便宜,国际市场一盎司不到400美金,按照1美元兑换3.72人民币计算,划人民币差不多1400块钱。

    国内金价比国际上高了很多,金店大概50多块钱1克,这样算来一条大黄鱼可以兑换1.5万元。

    但这是零售价格,含有流通企业的利润和金银饰品的加工费用,而且都是国营大商店经营,不具有参考性。

    这么大的金条,想要出手也不是容易的事儿,只能徐徐图之。

    至于那一坛珠宝翡翠,比之大黄鱼更难出手,价值更是无法估量,暂时就不用多考虑了,先留在手上好了。

    心中思虑已定,陆航觉得在魔都的事情办的都妥当了,应该是时候动身前往汉口。

    回想起来

    重生至今近两个月时间,陆航靠着自己一双巧辩的嘴,勤奋的腿,再加上足以让人迷惑的年轻真挚笑容,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。

    由此,也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,心中满满的成就感。

    这就像跑步比赛,别人还等着发令枪的时候,陆航己迈开大步拼命往前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