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我来庙里觅长生在线阅读 - 第69章 满城尽是繁花开

第69章 满城尽是繁花开

    这座将军庙,位于郡城西门外的鹊鸣山脚下,坐东朝西,四面围墙,规模庞大。

    从孟老二的口中得知,将军庙共有三殿,正殿专祀将军塑像。其余两殿,其一供奉土地公土地婆,其二供奉掌管姻缘簿的媒神月老。

    许负来到将军庙,只见匾额上写着‘平南将军庙’。

    此时,庙门虽然已经关闭但其内却是灯火不灭。

    轻轻叩了叩门,不多时便见一拄着雀鸟拐杖的老妪过来开了门。

    许负有些诧异,一般来说庙祝都是男的,怎么还出来个老妪呢,这里也不是尼姑庵啊。

    虽然心里这么想,但表面却是不动声色,拱手施礼道:“我乃路人,城门已关,见此地有灯火,便寻来才知是将军庙。

    这位婆婆,可否容小生留宿一晚,明日即去。”

    “先生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老妪拄着拐杖退到一旁,让许负进去。

    “老人家,小生来此借宿,身无长物,可否带我前去祭拜一番平南将军,聊表谢意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,先生随我来吧。”

    看着老妪佝偻的背影,许负意味深长的笑了笑,“老人家,可否说说这位平南将军的英雄事迹么。”

    “自然是可以的。”

    老妪叹息一声,缓缓说道:“相传,古时鹊来郡,有一幼童,其五岁便能百步穿杨。

    他以稚龄随父兄辗转沙场,敌军曾包围鹊来郡数月,以至城中弹尽粮绝,百姓岌岌可危。

    可就在他身陷重围,苦等救援之时,一羽衣少女,落于城头:‘将军可还曾记得幼时在鹊鸣山所救的鹊鸟么。’

    那少女自言为报幼时之恩,遂携其而去。然城下兵戈,生樊枝无数,敌军尽散,鹊来郡之围得解,百姓见此玄奇,以为将军能召天神下凡,也就尊而祠之了。”

    许负忽然神经质的皮了一下,“传言中,闻其音则心愿必遂的鹊鸟成精,为报答将军幼时的救命之恩,而现身解救了将军,从此双宿双飞,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。”

    听了这话,老妪脚步一顿,“咳咳,先生说笑了。若真如此,那便好了。可惜啊,将军那样的人,又岂是痴迷于儿女私情之人,胸怀家国天下,黎民百姓的将军,又哪里会随鹊鸟而去呢,战场才是他的归宿。伴随鸟儿飞翔于空中的,终究只是风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呃,开个玩笑而已,老人家勿要在意。”

    许负拱手致歉。

    老妪没有多说什么,不一会儿便带着许负到了将军殿,大殿之中唯有平南将军一尊神像,许负躬身拜了拜。

    一段记忆于脑海中出现,跟老妪说的几乎一模一样。

    拜完平南将军后,老妪便带着许负去了左边的厢房。

    “先生,就在此休息一晚吧。”

    “那多谢老人家了。”

    待老妪走后,许负便飞身而起,向着鹊鸣山而去,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山顶,只见月色横空,星空浩瀚无垠,清风拂面,襟袖生凉,觉得此时万念俱虚,如步空凌虚之乐。

    然而,大煞风景的是鹊鸣山上的一切总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,一股悲凉之意不禁是油然而生。

    听见那山水潺湲,竟仿佛人声哽咽。远处偶尔传来的那些寒鸦野鸟,或娇啼树杪,让人觉得好生伤感。月光下瞧见那蒙葺细草,都变成满目凄迷……

    停!

    许负强行打断了施法,看了看山顶处这座只有一间屋子的‘鹊山庙’,大门没有门板,常年四季都是敞开的,从外面便能看到,庙里面供奉的是一尊鹊鸟雕像。

    许负迈步走了进去,便如与人打招呼一般拱手一揖,精神一阵恍惚间,一段画面与岁月中惊鸿而来。

    【相传鹊山有鸟,其名曰鹊,常出于鹊山,性独而少鸣。其过处枝叶萌发,百花绽放,闻其声,则愿必遂。

    世人闻此,撒网捕之,以求事与愿遂。然,鹊鸟往往数日即亡,不闻其声,百年后,人间不复得见。】

    与此同时,平南将军庙的老妪沿着上山的小径步履蹒跚的走到了山顶。

    “唉,”

    老妪想起心中的往事,不禁轻叹一声,可就在此时,老妪猛然一惊,只见月光下,于山顶处有一人负手而立,背对着她,此人衣袂飘飘,仿若神仙。

    正待老妪心中狐疑之际,却听那人开口说道:“因鹊鸟似喜鹊而不鸣,世人便以此为玄奇。所谓闻其声,则心想事成,不过是世人牵强附会的臆测罢了。可哪里知道一件事情说得多了,假的也好像是真的一般。”

    说罢,许负转过身来,看着面色大变,想要飞身而逃的老妪,笑了笑,

    “许某并非嗜杀之人,你无需紧张。况且本地城隍阴司都容得你在平南将军庙内,许某一介闲云野鹤的散人,又岂会置喙什么。

    况且,你虽为精怪,说起来也只是这世间众多痴男怨女之中的可怜之人罢了。”

    听了许负的话,老妪声泪俱下,跪在地上哽咽道:“请仙长施法,重塑将军之魂,只要仙长愿意出手,便是要我的命也在所不惜。”

    “你太高看我了,平南将军之魂早在千年便已魂飞魄散。”

    “那请仙长推衍看看将军是否有转世之身?”

    “抱歉,这个许某也做不到。”

    听了这话,老妪眼睛里才闪现出的一丝希望,又湮灭了下去。

    可就在这时,又听许负说道:“不过,我有一法子倒是可以一试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仙长,哪怕只有一丝希望,我都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。”

    看着对方患得患失的模样,许负忽然有些感慨。

    “许某想问一下,他救你一命你还给他一命罢了,这都千年了,人都魂飞魄散了,还是念念不忘,真的这么的刻骨铭心么?”

    老妪闻言,似乎是想起那些往事,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笑意,“常听人道,若心喜一人,便是无时挂念,忧他所忧,悦他所悦,惟愿能为他做些什么,哪怕是微不足道的。”

    听罢,许负也是有些感慨,世间文字九万个,唯有情字最伤人。

    “在天愿做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当真是只羡鸳鸯不羡仙。也罢,既然如此那许某便助你们一臂之力,能否达成心愿,便要看你们的造化了。”

    老妪听了这话,如遭雷击,嘴里喃喃念道:“在天愿做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,只羡鸳鸯不羡仙。多谢仙长度我……”

    “好了,起来吧,随我去平南将军庙。”

    许负挥袖间,狂风骤起,拖着两人转瞬间便到了山下的平南将军庙。

    “拿一炷香来。”

    许负吩咐了一句,老妪应了一声便去了,她并没有露出真容,只是不再假装手持拐杖垂垂老矣的模样。

    很快老妪拿来了三炷香,许负只是取了其中一根。

    对于自己的香火,能不能对着将已经死去的神灵,起到一个起死回生的效果,他也不能确定。

    之所以愿意出手,一来也是为了试试心中的这个想法,二来嘛,惟愿天下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。

    此时,许负意念一动,一股真火凭空而现,将香点燃,然后屈指一弹,燃香脱手而去稳稳的插在香炉之中。

    随着燃香的烟雾袅袅升起,烟雾居然凝聚在一起,渐渐形成了一个人影的轮廓,当一炷香烧完之时,平南将军虽然早已魂飞魄散,可他却存在无数鹊来郡的百姓魂念之中。

    这些口口相传下来关于平南将军的思念,此时被一股无形之力牵引,从无数百姓的魂念之中汇聚而来,融入了烟雾形成的人影,让其渐渐形成了平南将军的魂念。

    “多谢仙长!”

    刚刚凝聚的平南将军躬身拜道,他并没有因为突然凝聚魂体而茫然。

    因为,他的魂念于百姓的思念之中流转了千年,也借助百姓的所见所闻,明白了后来之事,也明白了鹊鸟如为他守灵一般,在将军庙中辗转各种凡人面貌,千年陪伴。

    此时,老妪的面容已经褪去的伪装,依旧如昔年降落于城头那般一样,还是那个一袭羽衣的少女。

    千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

    仿佛是心有灵犀一般,两人四目相望,然后化为了一双雀鸟,比翼而飞,它们飞出了将军庙外,向着鹊鸣山而去,所过处满山树木,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

    “哎呀,我好像成了月老了。”

    见此一幕,许负不禁喃喃自语了一句,然后飘然而去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次日,晨光旖旎,当天边泛起鱼肚白飘起朝霞的时候,孟老二便已经起床,才打开家门,便觉得今天的天气,好像哪里有些不对劲,可又说不上来。

    孟老二摇了摇头,走到院子中的水井准备打水洗漱,可就在这时,一朵梨花于空中飘落而下,落在了孟老二的脚上。

    孟老二愣了一下,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,直到第二朵梨花飘落,这才回过神来,他抬头看去,便见院子中的梨花,竟然一夜之间开花了。

    “我家桃树开花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家的梨树也开花了。”

    “今年这是怎么了,都七月了还开花,上面还有果子呢,这是要成精了啊。”

    “瞎说,这一定是神仙,快快拜拜,这是神仙显灵了。”

    一时间,满城尽是百姓的欢呼雀跃之声,都道是神仙显灵了。青衫远行客的我来庙里觅长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