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都市小说 - 太子妃她白日飞升了在线阅读 - 第232章 太子巡视

第232章 太子巡视

    章青酒是一个人上了盘山的。

    风止追出门原本想安排几个护卫跟着她一起去,谁知竟被她一口回绝,气得风止转身回了太守府。

    等章青酒走了不远,这才又派人悄悄地跟了上去,可不想没走两步便被她发现了行踪,来了个回马枪将跟随的几个人打了个措手不及,还严令禁止他们不得再跟。

    虽然雨水已经停了,阳光也出来了,但这地面的泥土经历了这么久的浸润却是格外的松软,每走上一步都像是踩在了云上一般——如果没有那一鞋底子的泥泞的话。

    章青酒看着自己那被泥巴沾满了的鞋底,倒没有过多在意,继续深一脚浅一脚地朝龙头之处走去。

    若说有什么让她觉得无奈的,则是这太阳出来后蒸腾起来弥漫了漫山遍野的水汽。

    如果远远观之倒也不错,还颇有一种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美感。

    但真正置身其中,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了,尤其是这水汽还带着几分热气在里面,云里雾里一钻,错走到了哪条岔路口都不会发现。

    好在章青酒前一世深山老林钻习惯了,早就练就一身识端辨位的本事,一路过去也算是顺利。

    待得走到那龙头xue口之时,四周正好刮起一阵凉风,望着头顶的阳光,章青酒眯了眯眸子,缓缓地朝龙头靠近。

    太守府里,楚澜终于醒来。

    几乎是下意识地,楚澜睁开眼的第一反应,便是去看自己的身侧。

    当看到空空如也的位置时,楚澜微微蹙了蹙眉,又朝主卧看了过去,等了好一会儿,才眯了眯眸子,开口唤人,“风止。”

    “属下在。”听到楚澜的声音,风止心里松了一口气,赶忙推门进去,作势就要伺候楚澜起床。

    “她呢?”楚澜乜了一眼那殷勤备至的人,眸子里闪过一抹深邃。

    “回殿下的话,小章大人出门了。”风止咬了咬牙,将头垂得更低了,有些心虚。

    楚澜在睡下之前曾经和他吩咐了,若是章青酒先醒来,定要唤他才是。

    只是他……

    果不其然,听到这句话后,风止明显觉得屋里的气压都低了几度。

    原本他都已经做好了受罚的准备,谁知等了片刻,却只传来楚澜一声低低的叹息,“她去了何处?”

    “去了盘山。”这一下,风止不敢再隐瞒了,连忙和盘托出,包括章青酒说了什么,做了什么,甚至是自己因为担心而派人跟过去,最后却被她给遣了回来的事情,都一股脑的竹筒倒豆子一般,说了个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楚澜听后,皱着眉头沉吟了好一会儿,最后起身道:“伺候洗漱罢。”

    风止顿时心里松了一口气,大气儿都不敢喘一声,连忙伺候楚澜准备妥当,等给楚澜将发簪簪好后,这才开口道,“殿下,属下已经让人准备好了点心,殿下可要吃点?”

    “不必。”楚澜站起身来,甩了一下袖袍。

    风止眼皮子一跳,“殿下这是要去哪里?”

    “程使何在?”楚澜步子顿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在城外的护城河里看损毁的堤坝。”

    “备马,去堤坝。”楚澜眯了眯眸子。

    听到这句话,风止心里莫名的松了一口气,暗暗地瞅了楚澜一眼,还好……不是去盘山。

    一行人赶到护城河边时,程使正在和一个他们随行的工匠讨论堤坝修建之事,楚澜本也没有带几人跟随,动静不大,等到人到了他的身边,他才发现太子殿下竟然亲临了。

    程使吓了一跳,立马要给他行礼,却被楚澜一把托住手臂,“出门在外,一切从简便可。”

    程使是个聪明人,立马明白楚澜这是打算低调行事,并不打算暴露身份。

    当即便带着他走了几步,介绍了如今雍州城的情况和他们眼下的当务之急:救人、修房、造堤。

    说完,程使又朝楚澜躬身行礼,压低声音道,“太子殿下,属下曾听闻太子殿下三年前曾前往乾州治理过水患,如今乾州虽每年都下雨,但却免了水涝之苦,可见殿下智谋超群,雍州之治理重建,还请殿下不吝赐教。”

    他的话说得虔诚又恭敬,并不半分讨好拍马之意,就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,又像是在公事公办一般。

    楚澜淡淡地看了一眼一脸肃穆的程使,眼前这个人是便是这雍州一城百姓的父母官,品行性情才智均是中上之资,如今所做之事,也没有行差就错之处,便点了点头道,“乾州之灾与雍州之祸不尽相同,程大人对雍州之情了然于心,又事事亲力亲为,于此三样,本宫并无过多可指点之处。”

    说道这儿,楚澜顿了顿,“若说有,本宫便说点旁的罢。”

    程使猛地一愣,连忙敛眉屏声,垂下眸子,“请殿下指点!”

    “修缮外物易,修复人心难。”楚澜眯了眯眸子,缓缓开口。

    他只说了十个字,说完之后便不再开口。

    看着程使立在原处久久未动,楚澜也没用再打扰他,转身朝另一侧走去。

    有的事情,说来简单却也难,但是归根结底这些道理,却是得自己悟。

    若他说得太透,对程使而言,反而不是好事。

    在楚澜走开后,程使将近站了半柱香的时间,最后才像是恍然大悟一般,朝楚澜所在的方向深深一拜,“多谢太子殿下点拨!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充满了激动、感激之情,待得抬起头时,眼角更是闪烁着泪花。

    他懂了。

    灾后重建,修缮房屋堤坝固然重要,但最为重要的,其实是让百姓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。

    若是再无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向往,便是将雍州城修建得再好,哪怕是和之前一模一样,也不可能回到三年前的繁华。

    风止见楚澜三两语便让那程使佩服得五体投地,心里也是说不出的感慨。

    众人只说太子殿下足智多谋,智勇无双,三年前的乾州水患治理之事处理得井井有条,众人称赞。

    可谁又知道,当年在乾州,他家殿下是如何挑灯夜战,日夜不休,带领一众大臣百姓白日外出查看地形,夜里执书商议对策才有了如今渐渐繁华的乾州。

    便是再天资过人,又何尝没有劳心劳力?

    风止轻轻叹了一口气,望着楚澜的背影,莫名的眼中有些酸涩。

    这么一想,殿下身边能够添个人,其实真的很好。

    可看着上了马便直接朝盘山方向而去的背影,风止拿着大氅愣在原地。

    许久后,风止无奈地摇了摇头,跟了过去。

    如果能不让自家殿下这么cao心就更好了。